美丽乡村重管护 长效机制促振兴
近年来,海门港新区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及村庄环境整治,整体环境明显提升,村容村貌大为改善,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显著增强。为进一步巩固建设成果,发挥美丽乡村示范效应,今年以来,海门港新区河塘村将美丽乡村长效管护作为持续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来抓,因地制宜做好各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后续管护工作,促进管养长效化、运行常态化,推动乡村振兴稳步发展。
加强宣传引导 建立管护机制
河塘村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党建引领、志愿者作用,大力宣传村规民约和美丽乡村长效管护的相关政策,努力营造长效管护的良好氛围,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长效管护,以“门前三包”为基础,做到户户有责、人人参与、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促进、和谐管护。通过制定相关公共基础设施管护管理办法,明确管护对象,落实属地管理,细化管护内容,明确专人加强对各类公共基础设施进行管护,同时建立相应的管护制度,促使建成后的项目发挥应有作用,真正做到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常抓不懈。
注重管护督导 强化管护队伍
今年海门港新区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新区党工委书记黄卫国,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小锋多次到包临线、省道335、港西大道沿线村居现场督导。河塘村地处省道335沿线,日常较为注重各项管护设施督导,村党支部书记在内的所有村干部,经常现场参与指导管护工作,包括人居环境的长效保洁、健身器械的日常保养、主要道路路面管护,村级泯沟的水系畅通等。同时加强“管护队伍”建设,配备常规保洁员及公厕、亮化、绿化等管护人员,志愿者不定期充实管护队伍,明确管护范围及管护责任,管护人员严格按照职责负责做好村庄垃圾清理和基础设施、绿化、亮化等维护工作,把治脏治乱工作作为常态化管理。
美丽乡村长效管护,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关乎百姓日常生活。下一步,海门港新区将紧密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要求,以“市县指导、乡镇主导、村民主体”为原则,坚持以日常保洁长效、设施利用高效、生态环境优良和乡村治理有效为重点,不断探索完善共建、共管、共享的乡村长效管护机制,让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不断激发广大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内生动力,有效推动乡村振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